摘要
在IPv4网络空间中,网络扫描技术具备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可以被用来完成大规模的测量研究工作,诸如多种协议部署的测量、僵尸网络行为的追踪、潜在网络漏洞的发现。然而,IPv6引入了海量的128位地址空间,使得传统的枚举遍历扫描技术变得不太可行。即便学术界已经针对性地提出了多种有效的IPv6终端地址发现方案,但这些方案仍受到扫描效率和精度的影响,并不能被直接采用来进行IPv6网络空间中的大规模测量研究。
本工作从全新的扫描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IPv6网络扫描技术,用于发现位于网络拓扑中重要位置的IPv6网络边界设备,同时设计并实现了全新的IPv6网络扫描器:XMap,可被用来进行大规模的扫描探测工作。通过利用XMap,本工作在若干个运营商的网络环境下发现了数以千万计的IPv6网络边界设备,并对其暴露的关键网络服务进行了深入的安全分析。此外,利用XMap,本工作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通用型路由循环漏洞(影响数十家路由器厂商),申请到了多于106个漏洞编号,并向厂商提供了合理的披露和有效的修复方案。
日期
4月 17, 2021 11:40 AM — 12:10 PM
位置
东南大学九龙湖宾馆, 南京, 中国
江苏区苏源大道77号, 南京, 211102
作为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的成员之一,在清华大学与东南大学 的学术交流活动中,我分享了我们在IPv6安全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 ,奇安信技术研究院和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师生、研究人员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网络空间安全)
李想,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四年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李琦副教授和段海新教授。他是网络与系信息安全实验室(NISL)的成员之一,也是奇安信公司的安全研究实习生。目前他作为访问学者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李洲助理教授研究组进行学术交流。此外,他也是一款开源网络扫描器XMap的开发者与维护者。研究领域涉及网络安全、协议安全、IPv6安全、DNS安全、互联网测量以及网络协议fuzzing。作为第一作者,他目前在网络安全顶级会议发表论文3篇,涵盖USENIX Security、NDSS、DSN。作为合作作者,他也在网络顶级会议发表多篇论文,如USENIX Security和SIGMETRICS。此外,他在工业界顶级安全会议也进行过演讲,如Black Hat。他经常参加相关会议讨论分享最近的研究进展,如IDS、OARC、VehicleSec。在漏洞挖掘领域,他目前已发现多个IPv6和DNS方向的新型重大漏洞并获得140+安全漏洞编号(CVE/CNVD),其中所发现的IPv6漏洞影响了数十家路由器厂商。他也发现了DNS协议设计和实现层面的漏洞,影响了所有DNS的软件和实现。目前他已经获得了多家知名互联网厂商的致谢和奖励(超过$10.6k),包括谷歌、微软、Cloudflare、Akamai等公司,并在积极推进DNS等协议标准的改进(相关工作已被纳入RFC文档)。